2018年12月14日下午,英国威廉希尔公司教师于丽敏博士在文化路校区7号楼院会议室做了题为《铁电体钙钛矿-TiO2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光电和生物分子与识别性能研究》的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周艳丽副院长主持,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全体老师参加了报告会。
于丽敏博士向大家汇报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及在工作一年内在KNbO3基铁电材料在光电和生物分子识别与检测领域所做的工作,并汇报了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撰写思路。首先采用传统高温固相合成方法制备了Co/Ba和Ba/Ni掺杂的KNbO3基铁电钙钛矿氧化物([KNbO3]1-x[BaCo1/2Nb1/2O3-δ]x,KBCNO,[KNbO3]1-x[BaNi1/2Nb1/2O3-δ]x,KBNNO),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将其溅射沉积到水热法合成的TiO2纳米棒阵列上,形成KBCNO@TiO2 NRs和KBNNO@TiO2 NRs异质结构。在光照条件下,与TiO2 NRs电极相比,KBCNO@TiO2 NRs (x=0.1)和KBNNO@TiO2 NRs(x = 0.3)光阳极的光电流密度提高了7倍和5.1倍,并在PEC检测L-半胱氨酸分子时,展现出优异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该工作揭示并验证了铁电钙钛矿氧化物基异质结构在PEC生物分析中应用的可能性,希望为未来开发更加先进的、选择性更好、分析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的其他类别铁电体基异质结构提供一定的借鉴。随后,基于以前的研究课题,提出了通过制备氧空位来提高材料的禁带宽度的研究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Physica Status Solidi A: Applications and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Letters等国际期刊上。
报告最后,大家就氧空位的数量控制与合成以及材料的性能表征等方面与于丽敏博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于丽敏,理学博士,生于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12年本科毕业于聊城大学,随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师从易戈文、贾均红研究员,并于2017年取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进入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工作。研究方向为光电转换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