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williamhill官网新闻 >> 学院动态 >> 正文

田阳教授、戴志晖教授莅临英国威廉希尔公司讲学

发布时间:2018-11-16    浏览次数:

应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和河南省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重点实验室的邀请,11月15日,华东师范大学田阳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戴志晖教授在文化路校区化学实验楼311学术报告厅为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师生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会前,徐茂田副校长、瞿鹏院长代表学校学院对田阳教授和戴志晖教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并带领两位教授参观了英国威廉希尔公司的分析科研平台-河南省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重点实验室,对实验室及分析化学学科的建设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徐茂田副校长为田阳教授和戴志晖教授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报告会由瞿鹏院长主持,徐茂田副校长和英国威廉希尔公司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田阳教授报告会的题目为“氧化应激分析化学研究的新进展”,田教授首先介绍了活性氧及氧化应激的类别、产生过程、生理病理的相关性。随后田教授介绍了自己课题组近几年来在氧化应激相关分子离子检测与成像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通过设计引入特异性的识别配体及内参比电信号基团,田教授团队开发了系列用于脑部铜离子、pH及O2原位检测的高特异性比率式电化学分析新方法。此利用特殊结构的核酸载体,田教授课题组还构建了一种线粒体靶向且可同时检测钙离子与pH的多功能DNA纳米探针体系。戴志晖教授报告会的题目为“基于表界面调控的高灵敏传感策略”,戴教授首先介绍了通过表界面调控来构建高灵敏电化学传感体系的整体研究思路。随后戴教授从1.利用金属的电荷调控作用,促进界面电子转移,提高生物传感性能;2.发现材料表界面电荷对电致化学发光效率的影响;3.提出表界面靶诱导聚集的信号积累新方式三个方面讲述了最新研究工作。戴教授课题组从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微观结构性质的表征等方面对所构建的新型电化学传感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释。通过精彩的学术报告,两位教授展示了各自独到的科研视角,也让各参会师生深受启迪。

田阳教授简介

田阳,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活体与细胞内活性氧及与氧化应激相关的化学信号分子生物成像与原位传感的研究。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011年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3年获得日本化学会“The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2015年获得中国化学会女分析化学家奖;2018年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近五年,以通讯联系人发表了研究论文45篇,包括Acc. Chem. Res.、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nal. Chem.等。所发表论文被Chem. Re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nal. Chem.等杂志引用和正面评述,所有论文他引3246余次。

戴志晖教授简介

戴志晖,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04年南京大学获分析化学专业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电分析化学新方法研究,将表界面结构调控和传感表界面的功能化相结合,发展新方法和新技术,成功提高了分析检测体系的灵敏度及选择性,并在若干体系中获得理想的检测效果。目前担任《中国科学化学》,《化学学报》,《化学通报》,《分析化学》和《Scientific Reports》等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评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专家。已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0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三完成人),2009年获全国电化学青年奖。以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30余篇。所有论文总被他引4000多次。授权发明专利6项。


Baidu
sogou